2022最新 TikTok行销指南/关键数据、平台挑战、广告格式&素材推荐一文看懂!

Image Source:unsplash

TenMax Tobey

影音行销再进化!用户偏好影音内容胜过文字呈现,这个事实已不稀奇;更进一步,15 秒短影音风潮,近年来席卷全球——社交平台 TikTok 的崛起证实了这一点。水帮鱼、鱼帮水的交互作用下,使得短影音成为网路消费热点,同时带动行销平台与素材的转变。2022 报告指出,TikTok 已挟 35.2% 使用率,跃升台湾网友爱用社交平台前五名,相当每三人就有一人热衷使用 TikTok——想进军年轻人市场,利用 TikTok 做行销?TenMax 本篇文章,为你解析 TikTok 热潮与行销建议:

一、TikTok 风靡全球,5 大不可不知的重点数据

  1. 1.全球下载量破 30 亿,紧追 Meta 之後
    TikTok 自 2019 年起走红,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 APP 下载量排行榜冠军;2021 年数据指出,TikTok(含中国抖音)全球下载量已突破 30 亿大关,成为第一个达到此成绩的「非 Meta 家族」应用程式,可见 TikTok 实力不可小觑,正在社群世界刮起划时代炫风。

▲2021 …

Continue Reading

美新创独角兽 Splashtop 来台!如何协助企业无痛转型远端办公,又兼顾资安?

【为什麽我们要挑选这篇新闻稿】Splashtop 销售了业界第一个浏览器作业系统(OS),让桌上型电脑不需 5 秒钟即可安全上网,广受国际企业青睐,而在去年 Splashtop 获得新一轮 5 千万美元资金挹注,在後疫情世代,企业运作结构转换,这间「独角兽」新创会为企业提供什麽优质服务呢?(责任编辑:林羽彤)

新冠病毒冲击全球商业营运,也加速企业采用远端工作的办公模式。美国新创软体独角兽 Splashtop 以高规格的资讯安全架构,提供企业客户远端工作存取、技术解决方案与软体服务,同时辅以全天候中文客服快速解决客户技术痛点,致力提升企业远端办公环境的资讯安全环境与效率,此外,Splashtop 今年也将积极参与主要科技盛会,扩大在台能见度。

疫情推升需求,一举成业界「独角兽」

Splashtop 成立於 2006 年,早期设计并销售业界第一个浏览器作业系统。近 年则专注发展新一代远端存取和远端支援软体及服务,至今深受全球 20 万家 企业及超过三千万的使用者的信赖,客户的净推荐分数(NPS)高达 93 分, 为同质性产品中分数最高,也能满足疫情後各界对数位转型的庞大需求。

由於企业的远端服务需求不断提升,使 2021 年 Splashtop 取得相当亮眼的业绩表 现,因此获得新一轮资金挹注,公司市值因此一举超过 10 亿美元,跃升为「独角兽」企业。

资安需求蓬勃发展成最大需求之一

Splashtop 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李明勳(Mark Lee)指出,在疫情期间,我们 的服务协助企业客户能够快速适应远端支援与办公需求,同时具备资讯安全、 高效率与高度便捷性等特点,让客户更有弹性地任意转换办公环境,也因应眼 下蓬勃发展的远端工作及学习需求,预期未来公司将会更专注於提升更高规格 的资安架构。…

Continue Reading

企业争抢数位人才!四大薪资成长资优产业,第一名是它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洪偲瑀

随着年後景气回暖,国内劳动市场行情也逐渐复苏,根据主计总处统计,截至110年11月,全体受雇员工总薪资平均年增率达3.35%,以服务业部门而言,即便前一年受疫情影响,部分业种薪资成长依然不错,例如不动产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仓储业以及影音出版资通讯业等类别,较109年同期总薪资累计成长分别达5.01%、4.23%、2.40%及2.04%。

综观此4大业别,可发现在後疫情时代下,数位人才越来越为企业所倚重,许多消费者行为转往线上化,因此如大数据分析、AI应用、网页前後端以及数位影音制作、行销等人才,都成为品牌极力争取的对象,今天就和网路温度计一起看看,高薪资成长行业里,有哪些代表品牌提供令人垂涎的就业机会吧!

Image Source:网路温度计

1.不动产业:信义房屋

如今AI、区块链等数位浪潮当道,不动产业透过相关技术开发的「PropTech房地产科技」正是其中一种当红应用,举凡线上赏屋、区块链产权、智能地产估价系统、模块化房屋皆有望成为潜力新星。

房仲业者信义房屋致力打造自家PropTech,提供顾客更加体贴便捷的数位居住生活。为了加速这项创举,身处薪资成长的冠军业别,除了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奖金,信义房屋更为数位人才建构起优渥的发展环境,招募专案新开出的20种以上职缺,包含云端数据工程师、分析师、资安工程师、UX设计师以及会员经营企划等职务在内,均享有持股信托补助、买卖房地产服务优惠、信福币(最高等值一万五千元新台币)等多元化福利,让数位人才安心就任、一展所长。

Image Source:youtube/信义房屋人才招募

2.金融保险业:富邦金

富邦金於今(111)年一月中旬宣布的联合徵才计画中,旗下子公司一举开出了六千名以上职缺,并释出20组、50人以上的储备干部名额,富邦表示此次以永续经营、数据科学等面向作为徵才重点,提供大幅优於普通新鲜人起薪的MA培训机会。

富邦人寿也同时徵求不限於保险领域的IT背景人才,为的就是创新保险科技应用,现在在人力银行网站上仍可找到许多诸如技术导入、数据建模、系统分析等职位开缺,对於向往金融业的数位人才,正是投入的好机会。

Image Source:youtube/富邦 FUBON

3.运输仓储业:foodpanda

疫情带起了时下「宅经济」,网购与外送大兴其道,也推动运输、仓储、快递业成长,在这个趋势背後,促成产业蓬勃发展的推手,莫过於完善的物流管理与媒合系统,好比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德商foodpanda,虽然商业司登记的所营事业资料第一项为「汽车货运业」,但以美食外送APP作为本体,自然少不了前後端工程师维护,以及数位内容专员负责编辑商品资讯。

今年一月foodpanda甚至加码6亿元投资,扩编「亚太数据科技支援中心」,并公开徵求百名软体开发人才,欲将台湾打造成全球研发中枢,在此形塑未来APP的新功能服务。

Image Source:foodpanda

4.资通讯业:台湾大哥大

面对5G服务与新创产业的发展需求,负责构建网路基础的电信业者,必须走得更前瞻,例如本土第二大电信集团台湾大哥大,在合并台湾之星後,为达成下一阶段愿景—转型为区域级的科技公司、连结东南亚等发展热点,IT团队的首要任务就在於统括日趋复杂的资讯系统,整合云端、AI及大数据技术,并协助品牌,透过异业合作形成智慧物联网生态圈。

整体而言,需要横跨多领域的数位人才,包含数据分析师、云端、网站开发工程师等职能,竞逐於数位人才的卖方市场上,台湾大哥大实施的常规居家上班制度与弹性工时确实提供了良好诱因,使人才平衡生活与工作、表现更杰出。

Image Source:youtube/台湾大哥大

Continue Reading

Dr.J/给小资族的理财建议:掌握滚雪球投资 3 要素 累积真实资产、提早退休!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Dr.J

「小资族,如何早早退休?」

●台湾家户年储蓄统计,中位数仅14.4万元

现在大多数人的困境是存下来的钱少,也就是说可以投资的本金都不大,如果你家里的储蓄金额超过29.5万元,大概就超过70%的人,请参考109年家庭收支调查结果。

▲图1:家户年平均储蓄 五等分位组

如上图1,第三所得组的平均数,也就是说中位数大概就是14.4万元,如果以4%的投资效益来说,赚来的钱不断再次投入,参考下图2蓝线的部分,经过了30年,资产累积才来到了839万元。

▲图2:资产累积曲线-以每年投资报酬率4%、8%比较

839万元,投资30年的速度,感觉上确实是慢了一点,对於一位22岁投入职场,现在已经52岁,已经要准备退休阶段的第二人生,这样子的金额确实是少了一些。

●如何让三十年後累积资产,从839万元变成1,761万元?

如前所述,4%的投资报酬率,对於一般家庭来说,30年所能累积的资产839万元是很少的数字;再加上许多偶发性支出,像是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嗷嗷待哺,房子不断涨价、万物不断通膨,839万元并不是很靠谱的退休金。

有没有办法改变呢?

也不难,让我们先介绍一下滚雪球投资法的概念,其中牵涉到三个重要的因素(如图3):

1.本金大小:如同雪球一样,雪球愈大,滚动一段时间後,将会有更多的雪沾黏其上。

2.时间长短:以目前工作到退休年龄来规划,大概有30~40年的时间。

3.报酬率:如同三角形的夹角大小,愈大代表报酬率愈高,但也伴随着风险更高。

▲图3:滚雪球理论

依据统计资料,一个家庭大约可以存14.4万元的储蓄金额,假设以此为计算标准,其次是时间,大家退休的时间都差不多,大概是30~40年,剩下可以改变的只有投资报酬率。

如图2,只要把投资报酬率提高到8%,就可以将30年後累积的资产,从839万元拉高到1,761万元。本来只可以在八里国内旅游的退休人生,现在可以提升为每年可以飞到峇里岛国外旅游的开心生活。

●提高投资报酬率的同时,如何降低风险?

接下来的问题是本金少的投资人,要如何投资才可以达到8%或更高报酬率?

一般来说,笔者建议采取比较密集的中短期操作,透过有效率与精准的价差操作,让自己的资本可以快速膨胀,譬如说40元买进长荣(2603),然後200元卖掉,买个10张,成本30万元,短期就可以获利170万元。

▲图4:长荣股价走势图

如上图4,40元买进10张,需要资金40万元;依据图2,存3年才能存到40万元的资金,但是只要抓准机会,当个「航海王」,花了8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能赚到170万元。如果投资成果真能这样理想,抓对几次投资契机,就可以顺利累积退休资产,别说峇里岛了,年年飞往巴黎都不是难事。

只可惜事与愿违,大多数投资人却喜欢在市场情绪最热的高点买进(如图5),却会在低点恐慌处卖出,或者九次小赚一次大赔吐出,手中资金再次归零,甚至於有些融资还负债累累,累积资产又要重新开始;即便是有钱的上市柜公司皇翔,今年8月以来,买卖货柜三雄也赔了1.18亿元(注1)。

注1.皇翔8月来处分货柜三雄 合计损失1.18亿元,https://udn.com/news/story/7252/5876824。

▲图5:追高杀低示意图(以长荣股价为例)

●结论

我个人认为以人性而言,喜欢追高杀低,如果想要透过提高投资报酬率、增加操作频率让资金加速累积,就必须要先了解大脑的缺失,了解到自己容易被市场情绪所影响,并进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反人性操作,才能立於不败之地。

其次,个人建议操作要有依据,透过深化研究提高自己的胜率,才能不会莫名其妙地就输在市场这个残酷的「鱿鱼游戏」,成为贡献资本家的可怜投资输家。

Continue Reading

家乐福如何跨足广告业务?零售商发展自家广告产品,必须考虑这3件事

Image Source:flickr/玄 史生 CC0 BY 1.0

文/Tenmax Tobey

受疫情影响,数位生活成常态,大众转往线上通路购物,加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而拉提 2020 年投入电商通路的广告预算,创造了 50% 的惊人增长。在这一片市场荣景中,有一块沃土正在发光,那就是「零售媒体联播网(Retail Media Network;下文简称 RMN)」。

据波士顿顾问集团(BCG)报告指出:「大型零售商已经开始了一场赛跑,为零售媒体带来的高利润狂奔。」毕竟,整体 RMN 市场上看 1000 亿美元,无疑是绝佳的投资机会。然而,从「零售领域」跨足「广告业务」,谈何容易?不论是资料运用与运用、系统技术与客户管理,都是繁重的大工程。TenMax 将透过这篇文章,和你分享建构 RMN 所需的技术与资源:

一、为什麽现在是发展零售媒体广告的最好时机

在进入正题前,让我们一起看看三个 RMN 正夯的理由:

1.第一方数据愈来愈重要

消费者隐私意识兴起,政府和科技巨头们推出相关隐私政策因应,削弱了业界长期以来倚赖的行销工具,例如:Google 预计於 2024 年前,全面封阻浏览器中的第三方 Cookie;Apple 则限制应用程式商须获得用户积极同意,方可追踪个人广告识别码(IDFA)。没有了这些追踪数据,广告商要获取受众注意,显得难上加难——此一情形下,零售媒体成了可靠的解方,除了拥有大把第一方数据,方便精准个人化投放,更能识别观看广告後确实完成购买的消费者,有效追踪广告成效。

2.「个性化媒体」成趋势

在前述第一方数据的应用优势中,零售媒体可以有效地「闭环(Close the Loop)」,快速搜集消费者的反应(是否点击广告、有无完成购买等),并据此作出投放调整,启动良性的体验循环。事实上,消费者愈来愈倾向个人化、客制且相关的行销讯息,闭环效应不但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更可以在持续不断地交叉互动中优化广告投放。

▲零售媒体广告的飞轮效应。…

Continue Reading

DeFi是什麽?去中心化金融如何能让存款利率翻倍?沿革与展望一次看懂

Image Source:Ethereum

文/张凯君

DeFi可说是近来加密货币领域最热门的关键字之一,也是在公有区块链上,开发出来的金融应用程式。相较於传统金融服务,DeFi有透明灵活的特性;但随着DeFi的进展,也会不断出现法律与监管议题的新挑战,不可不慎。

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问世迄今时日尚短,目前恐怕还找不到精确的定义。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泛指所有在区块链上执行的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包括存贷、保险、资产交易等,且随时间展延而种类越趋多元,共同特点是:理论上不存在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角色,一切服务流程都凭藉电脑程式码控管。DeFi存活在传统金融体系的平行宇宙,整个DeFi生态圈构成了没有金融机构的金融业。

区块链+智能合约 如虎添翼

话说从头,DeFi最早的星星之火,是由身世成谜的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点燃的。2009刚开年,金融风暴余威犹存,中本聪一手打造的比特币区块链就在春寒料峭中开始运行。这是第一个DeFi的典型案例,首次达成去中心化架构下「价值」的安全交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连没有银行帐户的人都可以使用。

2014年,对区块链满怀梦想与热情、年方弱冠的加拿大籍俄裔青年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站上中本聪的肩膀。他依据自己前一年撰拟的白皮书,在一群同好的合作支持下创立「以太坊」(Etherum),并且利用也许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初次代币发行」(ICO)筹措到发展资金。ICO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金融的特质,因为过去新创企业要募集资金,只能依赖创投公司,一般人对新创企业则苦无投资管道,现在ICO却能让基於区块链的科技新创业者直接与投资大众对接。

以太坊与比特币区块链两者间最容易辨识的差异之一,就是以太坊可部署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而比特币区块链没有这个功能。智能合约是一组电脑化的交易协议,也就是由程式码以各种条件判断陈述,直接控制数位资产或业务流程,指示机器在不同情况发生时给予恰当的反应。智能合约概念的提出时间甚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也就是布特林出生的那一年,只是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沉寂20年後人们才意识到,区块链搭配智能合约可谓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因为智能合约就是储存於区块链的应用程式,可让区块链上自动执行的交易种类更为多样,交易过程更为透明;而合约程式储存於区块链,难以窜改,亦可有效提升交易信任度。

Image Source:unsplash

略去金融中介机构 效率更高

有些人称呼以太坊为「比特币2.0」,但布特林心中勾勒的想望远不止此,他的目标是让以太坊成为一部「世界电脑」。具体而言,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平台,全球的开发者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各种类型不限功能的应用程式,创建新产品。而且为了利於用户与应用程式的互动,以太坊特地将某些常见的使用案例(Use Cases)加以标准化。例如ERC-20,也就是「代币标准」,任何开发者想在以太坊上部署代币时,都能直接将ERC-20当成模板。具备如此优渥的开发环境,以太坊自然成为开展DeFi的应许之地。

相较於传统金融服务,DeFi有什麽特别的吸引力呢?略去金融中介机构的做法,原则上会使交易费用更低,效率更高。以存贷为例,存款者可以在帐户中存入加密货币并赚取利息,但利率可能是传统银行的数倍到数十倍。当然如此高收益伴随潜藏的代价,例如DeFi的帐户不会有存款保险,应用程式也不会保留存款准备金,存款人有可能因网路攻击、极端市场条件或其他营运、技术方面的失误而蒙受损失。

这里有一个着名的案例。Slock.it是以太坊起步之初颇受瞩目的一个专案,这个专案在筹资时尝试了不同的做法:建立一个分散式自治组织(或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名称就叫The DAO,并发行DAO代币,用来换取以太币。DAO代币持有者可以针对换得的以太币如何使用来提案(例如原本的专案Slock.it就是众多提案之一),并享有投票权与所有权,权利按每人持有的代币比例而定。如果有人不同意某个被通过的提案,他有权撤回属於自己的资金,方法是启动「分割」(Split)功能,创立一个新的「子」DAO,把自己有权动用的以太币都移进去。在这种运作方式下,The DAO就像一个去中心化的创投基金,注资、红利及分配全由智能合约处理。

Image Source:unsplash

法律与监管议题 层出不穷

2016年5月,为期4周的ICO募得1,200万枚以太币,当时价值相当於1.5亿美元,事情看来相当顺利。不料,接下来还没撑满1个月,就在6月17日,身分不明的参与者逮到了智能合约程式码的漏洞并发起攻击。这个漏洞存在於分割DAO的程式码中,有「递回呼叫」的问题:用户可反覆呼叫合约,呼叫结束前帐户余额不会更新。於是攻击者藉由与智能合约的互动不断抽取资金,被阻止时已转出价值5,500万美元的以太币。注意到攻击者并没有窜改智能合约(事实上他也办不到),而是利用合约程式本身不够周延来攫取不当利益。这起事件除了显示无论电脑科技如何进步,终究改变不了人性的贪婪之外,也提醒我们,随着DeFi的进展,会不断出现法律与监管议题的新挑战。

除了上述的顾虑外,承担DeFi体系中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与价值储存功能的是加密货币,因而加密货币的币值波动剧烈形成另一个隐忧,这恰好就是稳定币(Stablecoin)登场的时机。稳定币是币值锚定稳定资产(例如美元)价格的加密货币,目前钉住美元的稳定币中,流通量最高的是Tether币(USDT),由民间机构Tether Limited发行。为了让Tether币与美元维持1:1的兑换关系,每发行1元Tether币,必须有1美元等值的储备资金加以支撑。Tether币建立在Omni Layer平台,这个平台又架构於比特币区块链上。不过Tether币是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未来也没有打算去中心化的迹象,而且Tether币背後是否真有足额准备也不时受到质疑。

Image Source:unsplash

透明度与重组创造 令人激赏

Continue Reading

房价居高不下成新常态!台经院:营建业看好未来半年景气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洪偲瑀

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25日公布的9月景气动向调查指出,营建业随着八月以来国内防疫警戒降至二级,相关限制逐渐松绑,赏屋人数回升显着,配合低利环境及资金潮持续,有利购屋需求增长,九月六都建物其买卖、移转件数相较八月大幅提升27.7%;疫情趋缓也令房建投资复苏,建商「先建後售」加大新建住宅开工规模的作法,加上各大型厂办接续动工,使整厂投资金额再拉抬,是故营建业普遍看好未来半年景气。

Image Source:unsplash

根据台经院模型试算,九月营建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为 110.82点,较八月107.04点上升3.78点,且已呈连续三个月上扬之态势。

同时,不动产仲介业方面,五大业者九月交易量相较八月普遍上升1~13%,同样为连续三个月之上扬。台经院认为,房市多头架构依旧稳固,短期间房市量小增、价位居高不下,将成未来市场常态。

Continue Reading

担心疫情中工作不好找?11月工作数85.6万个创新高!这五大产业最缺人!

Image Source:FB/드라마 미생

文/104职场力

疫情趋缓,五倍券上路快满一个月,104玩数据公布11月104人力银行全体工作数85.6万个,已刷新5月疫情爆发前85.2万个的新高。各产业工作数三榜(主力榜、超越榜、弹力榜),由五大产业同时拿下双冠!包括:电子资讯 ∕软体∕半导体业、住宿∕餐饮服务业、一般制造业、批发∕零售∕传直销业、法律∕会计∕顾问∕研发∕设计业。

「想要转职,但担心疫情工作不好找」、「因为疫情公司减班、减薪,想找比较不受疫情影响的产业职务」、「目前待业中,依照目前的景气状况,是否先求有再求好」(取自104职涯诊所)。别担心,根据劳动部统计,10月底减班休息实施人数2.9万人,与8月底高峰5.8万人相比已减少48.9%。随着「加零」接续出现,搭乘双铁、客运,或是在KTV包厢、电影院可暂时拿下口罩用餐,日常生活逐步回归正轨,就业市场已同奏凯歌!

现象一:创新高!11月工作数85.6万个 超越5月疫情爆发前的高点

2021年,Covid-19防疫警戒与104人力银行全体工作数的关联:

1. 05月01日,疫情爆发前,工作数高点85.2万个。

2. 05月19日,全国警戒升三级,工作数起跌点。

3. 07月01日,疫情高峰,工作数谷底72万个。7月27日全国警戒降二级。

4. 11月01日,工作数再刷新高85.6万个,比5月1日疫情爆发前高点增加4千个;连续四个月走升,从7月谷底到11月高峰,累计升幅19%。同一期间,徵才企业家数累计强弹31%。

Image Source:104职场力

现象二:五大产业「3榜中2」!创伤回神,强者恒强

截至11月,三分之一的产业徵才缺口已超越(下1榜)或追平疫情爆发前,与5月相比呈正成长,强者恒强的产业有:金融投顾及保险业、运输物流及仓储、法律∕会计∕顾问∕研发∕设计业、电子资讯 ∕软体∕半导体业、一般制造业。

若从7月谷底反弹(下2榜)至今,以疫情创伤、疫後振兴产业为多!住宿∕餐饮服务业、大众传播业、旅游∕休闲∕运动业、批发∕零售∕传直销业。

市场徵才的五大主力(下3榜)产业为:电子资讯∕软体∕半导体业、住宿∕餐饮服务业、一般制造业、批发∕零售∕传直销业、一般服务业。

Image Source:104职场力

现象三:今年疫情对职场冲击「小於」去年

Covid-19疫情,今年比去年严重,但对职场影响,今年比去年轻微,也远低於2008年金融海啸!104玩数据整理,这两年疫情,工作数都是连续下跌两个月,今年合计跌幅15.7%、小於去年16.2%;去年工作数在4月触底之後反弹,连续7个月走升28.1%,今年在6~7月触底之後,已连续第4个月走升,预估疫後振兴商机、年底节庆需求、以及全球经济反弹,今年工作数可望持续爬升。

Image Source:104职场力

Continue Reading

中国下达加密货币禁令!当地矿工如何使出浑身解数继续偷偷「挖矿」?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邵元婷

当全世界都在疯加密货币时,中国不仅率先宣布将比特币、乙太币等加密货币列为非法金融行动,甚至大动作下令禁止人民私下加密挖矿,但其实中国仍有一部分的地下矿工正在偷偷开采比特币。

尽管北京多次警告并发布采矿禁令,但据 CNBC 指出,全球有多达 20% 的比特币矿工仍留在中国。且根据中国网路安全公司 360 政企安全的数据显示,地下加密采矿在中国似乎相当活跃,每天平均有 109,000 个活跃的加密挖掘 IP 地址,大多分布於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省。

中国当局认为,加密货币不仅在交易过程中风险较高,可能会影响经济社会;另外挖矿过程不仅耗费大量能源,碳排放量也高,对於环境相当不友善,若持续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良影响。

中国政府对於打击非法矿工,也开始有了更进一步的整治行动,例如要求地方官员进行检查、筛选非法采矿活动的 IP 地址、突袭非法地下加密矿场等等,也让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波震荡。

Image Source:unsplash

中型矿场损失最严重

CNBC 也采访了中国非法挖矿的几名矿工,有些人选择将他们挖矿的设备送到哈萨克、美国或其他电价较低国家;而较大型的矿场就乾脆直接将所有设备留在国内,就这样什麽也不带走地离开。

小型矿场较易透过不同的方式躲过审查,例如将矿场再分散成更小的单位,或是使用当地未连接到电网的能源发电机组。

而最惨的大概就属中型矿工了,他们的规模既无法靠设备换取损失,又因为稍具规模而无法继续偷挖矿,因此可以说是损伤最惨的一群人。

矿工如何躲避审查?

这些矿工大多会将自己的矿场分散到多个不同的地方,并且藉由绕过电表或是透过当地的小型水坝这类未连接到电网中的能源发电机组来获取电力。

不过当雨季结束、水坝开始乾涸後,这些矿工该何去何从?

在禁令颁布以前,这些矿工会将设备用卡车运到新疆或内蒙古,利用燃煤电厂产生的电力继续挖矿。但现在这两个地区都已不再开放,也因此越来越多矿工想将矿场迁到其他更稳定的国家。

Image Source:unsplash

瑞典也呼吁欧洲应限制比特币挖矿

中国打击国内矿场後,大量矿工开始往各国外移,而电价税收十分优惠,又有充足再生能源的北欧地区就成为了许多人的目标之一。

而瑞典的金管会会长 Erik Thedéen 和环保局局长 Björn Risinger …

Continue Reading

Dr.J/出生率低房价还不跌?少子化台湾的 4 大燃眉问题!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Dr.J

●出生数从20万降到15万,导致少子化的社会因素

今(110)年出生人数,前11月出生数为13万9693人,预估整年大概就是15万多一点了;明年又是生肖属虎,从过去虎年的经验,我国不喜欢生出小老虎,所以该年度的出生人数大多会崩跌,预估在13万人之谱,不过大後年(龙年)又会反弹回来;只是经过这一番折腾,大概会进入到新的15万世代。

▲我国各年度出生人口数

Image Source:大数聚

从上图,第一团块是所谓的「战後婴儿潮」,第二团块大概是第一团块的子女,这两个团块都是我国出生人口的高峰,约40万人;其次,则是进入到「32万闷世代」,也算是第一团块後期的子女,为何会突然从40万跌到32万,我目前仍旧在思考这一个答案,初步猜测与当时经济高速发展有关系,人们离乡背井忙打拼,人手需求减少(农业转工业),老家在中南部,所以生育这件事情就缓了缓。

再其次,则是我们一般在说的「少子世代」,也就是出生人数仅有20万,探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发展背景因素外,大学随便考都上导致延後出社会的时间,加上妇女独立思维、个人主义的兴起,也让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想法逐渐式微,只剩下20万,现在并朝着15万、12万,甚至於8万的年出生人口趋势前进。

●困境1:房地产需求减少

少子化对於房地产需求的影响,不是没有,只是还没发生。

很多人说少子化讲了那麽多年,哪有什麽影响?房价也没因此跌啊!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会,少子世代,也就是20万的那一批,还在念国高中、大学,还没到买房子的年龄;现在购屋者还是「32万闷世代」,需求还算是相对高峰,再加上资金泛滥的结果,房价自然水涨船高;等到升息因素发酵,搭配上少子世代逐渐长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逐步减少了,参照日本的现况,房地产真的是很便宜啊!(日本还有税制成本较高的因素)。

●困境2:学校崩跌

20万少子世代已经进入大学,我在2017年的文章中,提出「2026年学校或系所少三分之一」的论点 ,目前看起来正逐渐成形中,有媒体指称「估未来大学会倒40所、高中倒53所」 。

很多中後段班大专院校已经招募不到学生,连我兼课的中央大学,所谓的中字辈学校中,少数研究所都已经100%录取率了,所以公立学校後段班以及私校的中後段班,都面临无学生可教的窘境。

没了学生,教授的薪资怎麽给付呢?已经有学校研议各院所自己筹募资金来支付薪资;因此,系所的教授就要到高中职去招聘学生,最烦人的就是到各高中招募学生,甚至於教师招生绩效决定续聘学校 。

对於大学教授来说,自身都难保,哪还管得上大学教育的品质。

Image Source:unsplash

●困境3:兵源不足

最近,14天破天荒超长教召的议题 ,在网路上沸沸扬扬,许多人都在讨论有没有被抽到教召;而且最近教召不再是过去走一个形式,而是真枪实弹、模拟中共入侵情境的训练。

一方面与中共步步进逼有关系,一方面当然与少子化导致兵源减少也有高度相关,随着兵源快速减少,政府自然在此议题上有多所着墨,要不然真的发生战事,连打仗的人都没有,更遑论主权的维系啊!

●困境4:劳动力减少

这两年疫情的因素,使得国内外劳青黄不接,产业外劳与社福外劳都在抢人(例如长照人力),因为产业外劳赚得比较多,常常要把屎把尿的社福外劳更显不足,加上我国快速老人化,照顾人力更是短缺 。

这个问题也不是台湾独有,日本更是在亚洲地区培养了许多人力培训基地,像是比较冷门的尼泊尔、斯里兰卡,日本早已经插旗多年,这一个因为缺工而导致的「国际抢工潮」,看起来并不会停止。

15岁至64岁为统计劳动人口的区间,20万少子世代已经计算入这个区间中,企业不能只是叫苦,要赶紧解决这个愈来愈恶化的问题,回想起几年前鸿海力倡「关灯工厂」,也是不得不然的作法。

●结论:「政客们,看一下数据吧!」

本篇文章提出了房地产需求减缓、大学校数或系所数崩跌、兵源不足,以及劳动力减少的四大燃眉问题,还有许多影响也正逐渐发酵,像是未来10年是老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育幼产业精致化…等,有兴趣研究者要好好把握这一个重要的趋势。

笔者写过无数篇趋势性的文章,也写过「图解透视未来」一书,在寻找资料与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发现政府部门总是反应慢半拍,很粗暴地找一些次级方案,譬如说想要解决少子化的困境,各县市都想到生育补助,结果各县市比谁补助的多,但只是让帐面上的出生人口数往高补助县市移动,像是离岛的出生率就不错,整体出生人数却还是持续下滑中,我真的不知道这些县市首长的大脑是不是不见了!

有时候看到这些现象也是深感无奈,问题点都写出来了,却有如螳臂挡车,强大的无力感,只希望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能够唤醒这些主政者的良知,真正分析一下数据、擘划一下趋势下的应对政策,否则政客当道,人民哪有未来!?

Reference:

[1] 预见台湾2050年》台湾人不生、大学不退场,9年後学校系所少三分之一!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9/post/201712250017/。…

Continue Reading